• 欢迎访问河北省专接本网!本站为【传爱专升本】旗下门户网站,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专升本政策与资讯,具体专升本考试信息以河北省教育考院http://www.hebeea.edu.cn/ 为准。
  • 登录 | 注册
    服务时间
    9:00-24:00
    报考解答
    还在为报考流程
    报名条件发愁?
    微信扫码添加
    发送【地区】+【年级】+【专业】

    (传爱咨考专升本老师为你解答)

    学习交流
    扫码加入考生交流群
    真题福利
    扫码回复【6】,即可获取免费资料包~
    在线做题
    扫码即可开始刷题
    商务合作
    联系我们
    18370980675
    客服
    河北专接本 >考试大纲 > 公共课考试大纲 > 2018年河北省专接本公共课政治考试大纲

    2018年河北省专接本公共课政治考试大纲

    2020-08-04 09:50:59    来源:河北专接本    点击: 考生交流群+加入
      Ⅰ.课程简介

      一、内容概述与总要求

      1.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部分重大时事。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部分,主要考查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状况、树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的实际水平,以及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重点是辩证法和历史观部分。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认识情况,以及运用有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时事部分,主要考查学生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了解情况和分析辨别能力。

      5.对各知识点的评价要求,区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了解:要求考生知道有关内容并准确再现;

      理解:要求考生理解有关知识并加以解释;

      掌握: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性试题(含时事)占 40%,能力性试题占 60%。

      2.考试采取闭卷形式,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30 分)、多项选择题(10 分)、论述题(18 分)和材料分析题(42 分)。

      Ⅱ.知识要点与考核要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要

      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一、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理解)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最一般规律的学问。是从整体上把握世界、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学问。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并不就是哲学。

      2.哲学与方法论(掌握)

      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哲学既描述和解释世界,又指导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所以说哲学又是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本质、普遍规律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4.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传统,一种内在凝聚力,一种人生境界,

      同时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有精华与糟粕之分。对待哲学传统既不能采取虚无主义,也不能采取复古主义。(理解)

      二、哲学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了解)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理解)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第二,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前者属于本体论问题,后者属于认识论范畴。

      3.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了解)

      理论意义: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

      实践意义:世界上的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的一切活动都包含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两个基本方面,其实质都是在认识和处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三、哲学派别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解)

      根据对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凡是认为存在(物质)第一性、思维(精神)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精神)第一性、存在(物质)第二性的哲学观点就是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

      (1)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如古希腊、古罗马的唯物主义,以及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如 16、17 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 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 18 世纪德国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现代科学形态的唯物主义,即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成就:旧唯物主义是在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它以科学反对迷信,在反对以宗教神学为精神支柱的封建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的先导,起到了促进历史前进的作用。

      旧唯物主义的两大根本缺陷:一是没有把唯物主义世界观贯彻到底,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具体表现为英雄史观和天命史观;二是不懂得辩证法,长期为形而上学所束缚,把世界看成是凝固不变的,否认世界是由内在矛盾引起的自己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科学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2)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个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是个人感觉、意识、思想、意志的产物。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先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外化或表现。

      2.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掌握)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围绕着如何理解世界的存在状态,以及用什么样的思维方法来把握世界形成的。它们不独立自存,始终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相互结合。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变化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以孤立、静止和僵死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四、哲学的党性问题(了解)

      哲学是有党性的。哲学的党性指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就其本质而言,分别归属于唯物主义或唯心主义两个阵营、两个派别。这就是哲学的派性或党性。在阶级社会中,哲学都是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的。无产阶级坚持哲学的党性原则,就是要自觉站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立场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哲学思维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是哲学史上的伟大革命。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了解)

      在 19 世纪 40 年代的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冲突日益尖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基础和阶级条件。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科学基础(了解)

      自然科学的新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科学基础。细胞学、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进化论的发现冲击了自然界绝对不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自然科学论证。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理解)

      德国古典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了理论准备。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唯物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源泉。

      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当时欧洲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对人类哲学思维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发展的积极成果的继承。

      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意义(理解)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思想体系,是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是指导人生的科学理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2)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宣告了历史唯心主义的彻底破产;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高度统一;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为具体的社会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帮助人们树立共产主义信念都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征(掌握)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首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哲学,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作为自己全部理论的基础。哲学不仅要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变世界,主张理论要为实践服务。

      2.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内容上具有客观真理性,在逻辑形式上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它在实践中接受检验,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严格的科学性。

      3.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公开申明自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利益的哲学表现,是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利益服务的,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仅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决定,同时也取决于中国的现实要求。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的必然。根据时代的需要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去解决自己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的理论典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论十大关系》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哲学总结,《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胡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则闪耀着创造性的唯物辩证法的光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重要方略和战略布局,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第二章 物质与意识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样态

      一、物质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还包括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掌握)

      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理解)

      (1)坚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物质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先验论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3)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界限。

      (4)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是运动的(理解)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涵盖了宇宙中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状态。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静止是认识运动的条件,是理解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也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普遍属性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或不可逆性的特点。(了解)

      (2)空间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了解)

      (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不可分离。运动是指物质在一定时空里的运动,时空是指运动着的物质的持续性和广延性。要求我们一切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理解)

      (4)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因而时间和空间又是相对的。(理解)

      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得社会历史现象得到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一定的自然环境的社会不可能存在。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于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类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的本质(理解)

      实践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包括改造自然的活动,也包括改造社会的活动。实践的本质有两层含义:

      (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

      (2)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活动(了解)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构成实践诸要素如:主体(人)、客体(被改造的对象)、手段(工具、设备等)、结果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具有物质性。实践的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能动的活动(理解)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实践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动地改造世界;二是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能动性是实践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理解)

      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的对象、范围、规模和方式都是社会的历史的产物。实践又是由低级到高级历史地发展的,人们的实践水平受其所处的历史条件的限制。

      3.实践的形式(理解)

      实践的形式归结起来基本有三种:

      (1)物质生产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它一切实践活动的根本前提。生产活动为人们创造出必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决定各种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生产活动是从事政治、科学、教育、艺术等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生产劳动进行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同时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由此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

      人们在生产物质资料的同时,也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与公共关系。调节和处理这些社会关系的实践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

      (3)科学文化实践

      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准备性和探索性的实践活动。科学文化实践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探索活动,又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探索活动。其特点是自觉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实验和社会调查为手段,以探索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为目的。

      4.实践与人的存在(理解)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实践构成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

      (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实践是人类生命的特殊运动形式。人类积极利用工具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实践不仅形成了人特有的本质,而且只有在实践基础上人类的本质力量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和确证。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现实的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从而使自己成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活动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便构成了人的物质生活本身,人在改造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人类自身。

      5.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掌握)

      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的观点“必然会导致唯物主义”。

      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是人类实践的产物。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6.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掌握)

      (1)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和统一的基础。

      实践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类在实践中创造社会,反过来又影响和制约自然界。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社会性的物质交换关系。抽去社会性这一环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变成了动物与自然的关系。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统一,需要树立科学的实践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在生态文明指导下,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化关系。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遵循客观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一、意识的起源(了解)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人类并有了意识的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生产劳动的产物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的产物。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社会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在劳动与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并促进意识的发展。

      二、意识的本质(掌握)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三、意识的作用(掌握)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指导人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能够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

      四、主、客观相统一是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掌握)

      在实践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思想,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1.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地估计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发挥意识能动性的前提。

      2.把意识的能动性变成现实,必须通过实践这一正确的途径。人的意识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通过实践而能动地改造世界。

      3.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好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五、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理解)

      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物质是世界一切现象的本原。

      首先,自然界是离开意识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

      其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物质承担者,社会在本质上是物质体系。

      所以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为科学和哲学的长期发展所证明的。

      2.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理解)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物质具体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又以物质统一性为基础。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掌握)

      (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科学的辩证法、认识论,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都建立在这一原理的基础之上。

      (2)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正确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运动着的物质世界及其多样的表现形态是我们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我们思考问题,做好工作,都要从这一实际状况出发,力求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其基本观点和总的特征。唯物辩证法的所有规律和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本质。

      第一节 联系和发展的总特征

      一、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联系作为哲学范畴,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相互联系是世界的普遍本性之一。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整体性等特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1.联系的客观性(理解)

      联系的客观性,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客观的,要求人们要尊重这种客观性,既不能人为地割断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也不能将主观臆断强加在客观事物上,而是要具体认识、分析和把握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坚持唯物论。

      2.联系的普遍性(理解)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与周围其它事物、现象、过程的联系中存在和发展,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二是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性;

      三是指整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现象、过程都是这一整体中的一个部分或方面。形而上学的缺陷之一就是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只看到“非此即彼”的一面,看不到“亦此亦彼”的一面。把事物、现象和过程都看作是彼此孤立、彼此隔绝的。

      3.联系的多样性(理解)

      联系是具体多样的。就不同的意义或角度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非主要联系等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联系观点的重要意义(掌握)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从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用联系的观点全面地观察和处理问题。把相互区别的事物、现象、过程放到普遍联系之中去认识,并从中把握它们的性质和地位。正如列宁所说:“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我们永远也不会完全做到这一点,但是,全面性这一要求可以使我们防止犯错误和防止僵化。”(《列宁选集》第 4 卷,第 419 页。)同时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当代中国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相互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党和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永续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树立世界眼光,抓紧机遇,发展自己。

      二、发展的永恒性及其本质

      唯物辩证法是关于发展的科学。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1.发展的本质(理解)

      事物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了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原理(理解)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虽然新事物在最初出现时总是弱小的,但是它经过曲折的发展过程,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因为新事物是在否定旧事物的过程中产生的,符合历史发展的进步方向,在内容上比旧事物丰富,在形态上比旧事物高级复杂。在社会领域,新事物最符合进步阶级的利益,得到了进步阶级和社会势力的支持。

      3.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掌握)

      (1)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定具体的运动过程,即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它事物的历史。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2)每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从属于一个更大的过程,是更大过程的一个阶段、环节和部分。把世界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堆积,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4.学会发展地看问题(掌握)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对待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应把它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即作为过程来考察。

      防止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从我国现实看,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作为过程的集合体,将经过自身的长期发展迈向共产主义,这是一个客观的历史潮流。

      三、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通过一系列的环节得以实现。世界的过程性是现实的诸环节的全部总和的展开。

      1.内容与形式(掌握)

      内容与形式是揭示事物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从根本上说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变化,形式迟早要变化。另一方面,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或起促进作用,或起阻碍作用,同时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一般内容较为易变,形式较为稳定。在实践中,要依据内容的发展而不断改造形式,同时要善于适应内容的需要,创造最佳形式,促进内容的发展。要反对形式主义和形式虚无主义。

      2.本质与现象(理解)

      本质与现象是揭示事物内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一对范畴。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本质的外部表现。

      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首先,相互区别。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现象多变易逝,本质相对稳定。现象表现于外,可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事物内部,靠理性思维把握。

      其次,二者相互依赖。本质是现象的根据,本质决定现象,本质通过一定现象表现自己;现象从特定方面表现本质,其存在与变化依赖于本质。

      在生活中,人们不能脱离现象去谈论本质,也不能停留于现象,而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观察大量的现象,对这些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3.必然和偶然(理解)

      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确定趋势与非确定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趋势。

      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过程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带有这样或那样的特点。二者的关系表现为: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必然性要通过偶然表现出来;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偶然性背后总有必然性起决定作用;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在实践生活中,我们要着重认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或规律,增加行动的自觉性,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各种偶然因素,善于敏锐地识别和把握机遇。反对机械决定论、宿命论和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4.现实与可能(掌握)

      现实与可能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的一对范畴。现实是标志一切实际存在着的事物的范畴,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总合。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现实和可能与必然和偶然这一对矛盾紧密联系。

      可能性有现实的可能与抽象的可能两种形式。现实的可能是在现实中有充分依据,在目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可能;抽象的可能是指现实中缺乏充分的依据,在目前条件下无法实现的可能。现实与可能的关系:首先,可能不等于现实,现实已不是可能,二者有本质区别。其次,可能与现实相统一。可能是潜在的、还没有展开的现实,现实是已经充分展开并实现了的可能;现实成为现实,首先是可能的,有着先在的并发展成为现实的某种因素和根据;现实又包含着新的可能,潜蕴着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可能与现实相互转化。

      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注意区分理想与空想、幻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还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第二节 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关于矛盾运动的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各种事物无不充满着矛盾。

      一、事物的对立统一性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理解)

      矛盾,即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

      (1)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结、互相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种情形:其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其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包含着相互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分离、互相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4)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理解)

      事物的运动和发展,是由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引起的,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1)矛盾双方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3)矛盾双方互相贯通,规定了事物向着自己的对立面发生转化的基本趋势。

      (4)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掌握)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我们自觉利用矛盾的这两种力量推动事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做到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2)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和谐是矛盾的一种特殊状态,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其本质在于协调事物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二、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在矛盾性

      1.内因与外因(了解)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事物的内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一事物与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外因。

      2.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理解)

      对于具体事物来说,内因和外因都是不可缺少的。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根本原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它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理解)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每一事物、事物发展的每一过程中矛盾及其各方面都有其特点,即事物的矛盾是具体的特殊的。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首先,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一方面,共性离不开个性,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即一般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只有个性没有共性的事物也是不存在的。

      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下是普遍性,在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反之亦然。最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我们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努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与制度创新,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2.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理解)

      (1)主要矛盾是指由事物诸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在矛盾双方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则是处于被支配地位、起非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

      (3)分析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重点论是指在认识复杂的事物时,要注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注意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即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重视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如果主次不分或主次颠倒,就会模糊甚至弄错事物的性质,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3.矛盾分析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的核心,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掌握)

      矛盾分析法包含广泛而深刻的内容。例如,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等。中国传统哲学中,很多关于矛盾的思想对于我们掌握矛盾分析法有启迪作用。例如:“物生有两,相反相成”,“一分为二,合而为一”,“和而不同,执两用中”,“合实生物,同则不继”等。

      第三节 质量互变规律

      一、质、量、度

      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

      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了解)

      事物的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是一事物通过与他事物的联系表现出来的质。

      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质才能区别事物。混淆事物的质的差别,就会在认识上犯错误。

      2.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的延展、排列等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了解)

      量和事物不可分离,但量和事物的存在并不直接同一。在一定范围内,事物的量的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存在,即不会影响事物的质。量是多方面的。

      对事物的量的认识是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认识事物的量才能更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才是全面的认识。

      3.度是反映事物质和量统一的哲学范畴,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理解)

      没有无质之量,也没有无量之质。任何事物都是特定质和特定量的统一。度使质和量相互规定、相互依存。破坏度,质和量的统一体就会瓦解,一事物就会转化为他事物,形成新的质和量的统一体。

      二、认识事物的度在认识和实践中的重要意义(理解)

      1.只有了解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事物,从而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一个正确的准则。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决定事物的质的数量界限”,即度。

      2.度的辩证原理要求在一切实践中都应掌握“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才能保证实践活动有节奏地正常进行和发展。“注意分寸”、“掌握火候”、“划清界限”、“过犹不及”等等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三、事物发展的质变与量变及其关系

      1.量变和质变(理解)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在原有性质的基础上,在度的范围内所发生的变化,体现着事物发展的连续性,表现为统一、平衡和静止等状态。

      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它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连续性的中断,即间断性。

      区分质变和量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的界限。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掌握)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它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没有量的积累,质变是不可能的。

      (2)质变巩固了原来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在新质基础上又开始一个新的量变过程。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环节,只有质变才能打破旧质对量变的限制,不仅有新质产生,而且有一个更高基础上新的量的发展。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第四节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一、辩证否定观及其方法论意义

      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1.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了解)

      肯定因素是指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是对立统一的。

      2.辩证否定观的主要内容(掌握)

      (1)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发展是通过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实现的。否定是质变、飞跃,只有否定旧事物,新事物才能产生。这是发展的非连续性。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在否定旧事物时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这样,否定又把新旧事物联系了起来,是包含着肯定的否定,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3)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

      3.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理解)

      (1)它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否定是外力作用于事物的结果,认为否定就是单纯的消灭,和发展无关。

      (2)形而上学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地对立起来,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4.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掌握)

      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形而上学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思维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正确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往开来。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文化传统,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在生动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创造出人类先进的精神文明。反对复古主义、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想。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复的过程,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或螺旋式的发展链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事物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过程(理解)

      事物的发展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完成一个周期进入更高一级的阶段,而不是简单的循环。每个周期都是开放的,不存在否定的终点。

      事物在发展中,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新事物既克服了旧事物的消极因素,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在新的基础上得到改造和提高,实现了事物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新生事物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或趋势,发展是前进和上升的。

      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理解)

      事物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一个周期,在形式上仿佛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内容上说事物的发展是自己发展和完善的前进上升过程,从表现形态上则是螺旋式或波浪式,是曲折的、非直线前进和上升。

      否定因素开始时总是比较弱小,处于被支配地位,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反复斗争的曲折过程;在特定条件下,新事物还可能失败,出现暂时的倒退。割裂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两种形而上学的错误:一种是“循环论”的观点,认为事物只有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否认了发展的前进性;一种是“直线论”的观点,否认了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认为发展只有前进,没有迂回曲折,更不会有后退。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人类社会、思维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同时在不同的运动形式中又有着特殊的表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一是在否定形式上,不同性质的事物有着不同的否定形式;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也有不同的否定方式。二是前进中的复归以及倒退、逆转。事实上,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都是特殊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第四章 实践、认识与真理

      第一节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实践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中的主体、客体与中介(了解)

      (1)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2)主体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理解)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最根本的是实践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在主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能动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在实践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这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掌握)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主要表现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不仅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同时也使认识得以产生。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同时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改造客体,有效地指导实践。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真理性问题是一个实践问题。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验证自己的认识是否为真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要坚持实践高于认识的观点,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不断进行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做到坚持与发展的统一。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为源泉,以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目的,以顺应时代潮流不断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为动力,以解决发展道路上的现实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不断开拓理论创新领域,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二、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理解)

      实践和认识相互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能动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对实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甚至破坏性作用,使实践失败。

      理论的作用只有掌握群众,最终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实现。

      第二节 能动的反映论及其规律

      一、认识的本质

      1.两条对立的认识路线(了解)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外部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唯心主义则把认识看作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否认反映论,主张先验论。

      2.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和创造的统一。同时把辩证法应用于认识论,全面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辩证性质。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理解)

      这种能动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具有摹写性。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认识的对象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不论认识采取什么样的主观形式,它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第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认识不是主体对客体的简单、直接的摹写,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在反映过程中,头脑通过观念加工和改造对象,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客体的本质和规律;主体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出改造世界的蓝图、计划、方案等等,以指导自己的实践,达到自己的目的。

      (2)在人的认识中,反映和创造是不可分的(了解)

      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不是直观的反映;创造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创造,而是反映过程中的创造。二者的统一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只有在改造客体的实践中接触客体,反映才可能发生;而创造性正是实践活动的需要,也只有在反复的实践中由认识事物的现象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加工出抽象的概念、理论体系。

      二、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

      1.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认识采取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种形式。

      (1)感性认识(理解)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所引起的关于事物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具有直接性特点。

      感觉、知觉、表象是感性认识的三种基本形式。

      (2)理性认识(理解)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特点。

      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理解)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在实践的基础上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它还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通过感性认识而达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经验论和唯理论、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2.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转化条件

      (1)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理解)

      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需要做到:一要在实践中积累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二要对已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改造,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科学的研究,从表象中概括、揭露出本质的东西。

      (2)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理解)

      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即由理性认识指导实践,把理论变为现实。理论向实践的转化需要做到: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性认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要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变为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三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及工作方法。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这是因为:

      ①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加以检验,才能证明其是否正确,认识向实践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检验、修正和发展认识的过程。

      ②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即指导人们改造世界,如果不回到实践中去,理性认识就没有意义了。

      (3)认识运动的无限性(理解)

      认识发展的总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人类的认识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

      ①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认识过程也是复杂的,认识的主体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往往要反复调查研究、补充修正。

      ②认识运动的无限发展,是指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永无止境。

      3.认识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现实意义(掌握)

      认识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要求我们的主观认识要和认识对象的具体情况相一致,主观认识要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践相适应,努力做到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与理论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统一是历史的,指主观、理论要同不断变化中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这一原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背离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保守主义和冒进主义。当某一实践的具体过程尚未结束,还不具备转移到下一过程的条件时,主观认识强制推移,把将来才能做到的事情拿到现在来做,超越历史阶段,就容易犯冒进的错误。如果客观过程已经向前发展了,思想认识还停留在原来的历史阶段,不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思想落后于实际,就容易犯保守的错误。脱离具体历史的保守或冒进的倾向或思想都会给党造成巨大危害,都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2)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建国以来经过反复实践,直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及其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的形成,标志着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实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新的飞跃。但这一过程并未结束,还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掌握)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无产阶级政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它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和认识的辩证运动完全一致的。

      1.人民群众既是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群众的实践活动是认识的源泉和认识发展的动力。

      2.从群众中来的过程,就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就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3.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的过程。

      4.贯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在实际工作中走群众路线,目的是为了保证无产阶级政党决策的科学性,保证革命和建设的胜利。我们的一切决策都必须以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决策过程中,必须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反复比较、鉴别和论证,同时要遵守民主程序,充分发扬民主,在民主的基础上实行正确的集中。决策形成后,还要回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经受检验,得到修正、补充和发展。如果脱离群众,就会犯主观主义错误,给工作造成损失。

      第三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及其客观性

      1.真理(理解)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认识对客体本质和规律的符合、一致和接近。

      2.真理的客观性(理解)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

    河北专接本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s://www.hbgsb.com/show-1359-597-1.html

    2024年河北专接本便捷服务

    · 温馨提示:由于专接本考试机会一年
    仅此一次,建议广大在校生提前备考。

    考生交流群

    微信公众号

    河北专接本微信交流群

    扫一扫加入微信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河北专接本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获取专接本政策、资讯、以及各类学习资料、试题题库、咨询解答。